育龄期妇女的抗苗勒管激素在始基卵泡池的贮藏保护和生长卵泡池优势卵泡的选择与排卵两大关键节点上具有“一言九鼎”的决定性作用。完全可以肯定的说,抗苗勒管激素与基础窦卵泡计数(AFC)一样,是妇科、不孕症专科、辅助生殖中心、妇科肿瘤医师不得不紧盯关注的生育力是否正常的“黄金指标”。
除已有的孕育人群外,在全面放开二胎、高龄妇女再次生育要求迅速释放的现状下,要理性生育而不留下人生大遗憾;要采用性价比极高的助孕措施与促排卵方案;要最大限度的规避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风险;既要再次生育还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卵巢年轻态……等等。要满足以上合理所求,你就必须也应该来了解有关抗苗勒管激素的有关知识。
首先,抗苗勒管激素是始基卵泡池原始卵泡贮备的“守门员”!始基卵泡池中的卵泡贮备数量可以说是“人人平等”的。雌性胚胎在宫内5~6月龄时,卵巢池中贮备原始卵泡600~700万个;出生时降至100~200万个;青春期仅存30~50万个;育龄期妇女真正可以发育成熟的卵泡约有400个;至绝经期以后卵巢池残存卵泡仅余1000~2000个。
上帝是公平的,绝大多数女性的原始卵泡贮藏量是相同的,即始点起跑线是一致的。始点相同而终点差异的根本原因就在AMH的含量差别上。原始卵泡池不能再生,其数量的多少即卵巢贮备取决于历次原始卵泡募集数量规模的大小多少;而无论原始卵泡募集的数量有多少,最终只有一个卵泡作为优势卵泡被选择和排卵,其它被募集的卵泡最终被丢失消耗或闭锁。而抗苗勒管激素恰恰是原始卵泡募集数量规模的“开关”。它含量正常或稍高时,被募集进入生长发育轨道的原始卵泡数量少。反之当它含量偏低甚至测不到时,则大量的原始卵泡被无节制的募集进入生长发育的轨道。这意味着原始卵泡池被无谓大消耗,卵泡丢失或闭锁的数量大。这就是女性绝经期从40岁至60岁不等的原因。卵巢有排卵,就有生育力;卵巢无排卵,都绝经了,还何谈生育力呢?卵巢贮备枯竭了,它已经老化“下岗”了,还何谈青春活力、魅力风景呢?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抗苗勒管激素这个“守门员”水平的高、低呀!
据说,中国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5~55岁。如果说群体绝经年龄相差10年,则相对于任何一位个体来说,她的魅力华年又能有几个十年呢?而你要养卵巢,要使风韵驻留,你就必须提高血清AMH含量,让你的原始卵泡池“雪藏”起来。